港股100強評選

綜合實力100強
評審準則
根據五大指標排行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100家公司入選主榜,並被評為年度港股100強。
查看
中型企業獎50強
評審準則
根據五大指標排行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50家公司入榜,並被評為年度港股中型企業50強。
查看
小型企業獎50強
評審準則
根據五大指標排行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50家公司入榜,並被評為年度港股小型企業50強。
查看
飛騰企業獎
評審準則
是項評選提取上市公司最近3年稅後淨利潤,透視企業淨利潤反彈狀況,反彈力度越大,越代表上該公司恢復能力越強,同時也致力改善營運狀況,力求為股東爭取更高的回報。
查看
企業潛力獎
評審準則
稅後淨利潤增長率、總回報率、營業額增長率三大指標,權重相等。
查看
營業額增長10強
評審準則
選取營業額增長幅度最大的前十個公司,無其他維度。
查看
總回報率10強
評審準則
稅後淨利潤需達2億港元或以上,按總回報率大小進行排名,無其他維度。
查看
新股最具增長動力獎
評審準則
是項評選選取於評選年度上一年上市的公司,根據該公司股價的總回報率大小進行排名,并根據排名評選出10名年度港股最具增長動力獎。
查看
最具投資價值獎
評審準則
根據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大小進行遞增排名,並根據排名評選出20名年度港股最具投資價值獎。該指標既可以通過市盈率考察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又通過三年盈利平均增長速度考察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的預期增長,從而為投資者發掘最具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
查看
港股通50強
評審準則
至少一年的上市公司,評審名額:營業額增長、稅後淨利潤增長、回報率、港股通持股量、換手率。
查看
新股30強
評審準則
最近上市的企業,評審名額營業額增長、稅後利潤增長、股票漲幅。
查看
新能源榜單
評審準則
上市至少一年的新能源企業,評審名額市值、營業額增長稅後淨利潤、ROE、回報率覈心名額來計算判定.
查看
醫藥榜單25強
評審準則
上市至少一年的醫藥公司。 通過市值、營業額增長稅後淨利潤、ROE、回報率。
查看
生物科技榜單
評審準則
上市至少一年的醫藥公司。 通過市值、PAD、現金、上市回報率、產品管線。
查看
科技榜單20強
評審準則
上市至少一年的科技公司。 評審名額市值、營業額增長稅後淨利潤、ROE、回報率。
查看
科技榜單15強
評審準則
上市至少一年的科技公司。 評審名額市值、營業額增長稅後淨利潤、ROE、回報率。
查看
富途聯合榜單
評審準則
1.消費創新先鋒企業獎:根据6大指标加权得分评选而出(最后分值通过对数函数化小)2.ESG卓越企業獎:根据6大指标加权得分评选(最后分值通过对数函数化小)及定性指标综合得出 3.潛力新星企業獎:根据6大指标加权得分评选而出(最后分值通过对数函数化小) 4.醫藥高潛力企業獎 :根据7大指标加权得分评选而出(最后分值通过对数函数化小)5.AI科技領航企業獎:根据6大指标加权得分评选而出(最后分值通过对数函数化小)
查看
市值10強
評審準則
選取總市值最大的十個公司,無其他維度。
查看
稅後淨利潤增長10強
評審準則
稅後淨利潤均需達2億港元或以上,按稅後淨利潤增長幅度進行排名,無其他維度。
查看
除稅後盈利增長率10強
評審準則
稅後淨利潤均需達2億港元或以上,按稅後淨利潤增長幅度進行排名,無其他維度。
查看
稅後利潤10強
評審準則
稅後淨利潤需達2億港元或以上,按稅後利潤大小進行排名,無其他維度。
查看
新上市公司獎
評審準則
是項選取上一年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且評選年度6月30日股價高於上市價的公司,根據五大指標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50家公司入榜
查看
新經濟科技公司獎
評審準則
是項評選選取於評選年度6月30日之前在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根據五大指標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15家公司入榜
查看
新經濟生物科技公司獎
評審準則
是項評選選取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成份股中於評選年度6月30日之前在主板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據五大指標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15家公司入榜
查看
卓越物業管理行業獎
評審準則
是項評選選取於評選年度6月30日之前在主板上市的物業管理公司,根據六大指標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20家公司入榜
查看
卓越醫藥行業獎
評審準則
是項評選選取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成份股中於評選年度6月30日之前在主板上市的醫藥公司,根據五大指標加權複合得分最高的25家公司入榜
查看
熱點行業獎項
評審準則
港股主板上市滿一年,透過營業額等指標綜合計算排名評選出相關行業的卓越公司,人物及品牌。
查看
營業額10強
評審準則
按營業額大小進行排名,選取最大的10個公司,無其他維度。
查看
*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的港股100强评选颁奖典礼届数